“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,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。”有一位老人,用一辈子的行动践行着他对这片土地的眷恋和梦想,他就是赵亚夫。对于这个名字,江苏人再熟悉不过了。40年不忘初心,坚守科技兴农的情怀,发展高效农业。他信守“做给农民看,带着农民干,帮助农民销,实现农民富”的诺言,让千万亩土地生金长银,使千万户农民脱贫致富。今年4月20日,赵亚夫刚刚度过了自己80周岁的生日。“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”,年龄不会挡住赵老前进的脚步,他的传奇还在继续。
“亚夫精神”之“疯狂”
将自己的养老地“选”在了最穷的山村
2001年,时任镇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赵亚夫退休,他决定将“养老地”选在句容戴庄村,彼时他已为脱贫攻坚事业贡献了半生时光。
“我总舍不得农村这片土地,总觉得只是帮助一部分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,总想着能不能探索出一条可复制、可推广的致富路径。”赵亚夫说。
在戴庄,赵亚夫开始的是另一场奋斗。戴庄,地处茅山山脉中部,地势高亢、土壤贫瘠、灌溉困难,历史上就是一个穷山恶水、农业效益很低的地方。
来到戴庄前,赵亚夫就进行了认真的调研,发现这里适合发展有机农业,他想从推广有机稻、有机桃开始,把当地农民带上致富新途。赵亚夫挨家挨户上门,邀请大家集中听一次讲座。可谁能想到,劝说了三天,最后只来了7个人。
种桃大户彭玉和至今仍记得,2002年春节刚过,他在逛街时被村支书拉去听农技专家讲座。“大伙一听是在讲有机桃子,没一会儿就快走光了。”彭玉和说,他留到最后是因为“穷怕了”。
回家后,彭玉和跟妻子说了这事儿,没想到遭到了强烈反对。妻子的理由是:本地的“野鸡红”桃子3斤一元,老头子承诺种他的桃子3元一斤,肯定不靠谱。“她说,这几天早就注意到有个戴着草帽、眼镜的老头儿一直在村里转悠,不是推销就是搞传销的。”彭玉和回忆起当时的场景,自己也笑了。
赵亚夫无偿把手头的30亩桃林让给了彭玉和,希望他能做个样儿。在赵亚夫的悉心指导下,次年5月,桃树开花结果。就是这30亩桃林,当年给他带来了7万元收入。
“亚夫精神”之创新
勇于转身带动所有人致富
“要致富,找亚夫,找到亚夫准能富”,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追随赵亚夫的脚步。很快,种植“越光”水稻、有机桃、茶叶、蔬菜等有机农业项目遍地开花。2006年,在他指导下,江苏省第一个综合型社区农业专业合作社——戴庄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成立了。2010年,戴庄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农民合作示范社。戴庄村村民人均年收入也从2003年的2800元增至2020年的3.4万元,村集体经济从欠账80万元到年收入420万元。
在赵亚夫的名片上,只印着戴庄村农业合作社总顾问,后面括号内写着“志愿者”。“我最在意的身份就是这个总顾问,写上志愿者表示我是无偿地为农民服务。”赵亚夫这样说也是这样做。退休20年来,赵亚夫坚持不收指导费用、不搞技术入股、不当技术顾问“三不”原则。
“亚夫精神”之创新
勇于转身带动所有人致富
“要致富,找亚夫,找到亚夫准能富”,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追随赵亚夫的脚步。很快,种植“越光”水稻、有机桃、茶叶、蔬菜等有机农业项目遍地开花。2006年,在他指导下,江苏省第一个综合型社区农业专业合作社——戴庄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成立了。2010年,戴庄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农民合作示范社。戴庄村村民人均年收入也从2003年的2800元增至2020年的3.4万元,村集体经济从欠账80万元到年收入420万元。
在赵亚夫的名片上,只印着戴庄村农业合作社总顾问,后面括号内写着“志愿者”。“我最在意的身份就是这个总顾问,写上志愿者表示我是无偿地为农民服务。”赵亚夫这样说也是这样做。退休20年来,赵亚夫坚持不收指导费用、不搞技术入股、不当技术顾问“三不”原则。
“亚夫精神”之传承
耄耋之年,仍在为推广有机农业奔波
40岁学习日语,60岁钻研电脑,70岁走进从未涉足的蔬菜领域……记者看见,赵亚夫操作智能手机非常溜,在微信上解答农民的问题。虽然不经常,一周也会发一次朋友圈,但内容多是和他推广生物多样性农业有关。每次有记者提到他这些年取得的种种荣誉,赵老总是轻轻带过,“那些荣誉不只是我一个人的。”但只要说起生物多样性农业,赵亚夫滔滔不绝,恨不得立刻就能带着记者去田地里亲身体验一下。80岁的赵亚夫,心里有更大的期待,那就是让所有农民都享受到有机农业带来的成果。“我们的水稻已14年大面积不用化肥农药。”说到这里,赵亚夫很是自豪。“过去追求高投入、高产量,但是破坏了环境,浪费了资源。”他告诉记者,所谓的“生物多样性农业”,不仅仅是在小范围内不用农药化肥,它强调的是在一定规模的范围内,大力培养生物多样性,从而修复、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系统。
赵亚夫强调说,生物多样性农业的核心,就是生物物种种类的丰富。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会定期来村里做关于生物多样性的监测,他们在稻田发现了分属10纲31目的130多种小动物,近几年多次发现野生娃娃鱼、野生猕猴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。“我现在想的,就是要进一步放大‘戴庄经验’的示范效应。”赵亚夫告诉记者,除了戴庄村以外,他们还要在天王、茅山、后白、白兔等镇再增加5个村,示范推广戴庄村的优质有机水稻栽培技术和生产经营模式,条件成熟时成立戴庄有机大米合作联社,3-5年内达到万亩以上规模,做大做强赵亚夫有机大米品牌,开拓市场。“土壤愈种愈肥,生态愈来愈好,农业面源污染基本控制,食品安全从源头解决。”2021年的4月20日,是赵亚夫80周岁的生日,他是和孩子们一起度过的。镇江市教育局、镇江市农业农村局联合举办“校村牵手兴农育人,亚夫精神薪火相传”教育实践活动。“这个活动是我提出来的!”赵亚夫说,农耕文化要一代代传下去,孩子们虽然人在城里,但可以心在农村、参加农村的农业生产活动。2018年,“亚夫团队工作室”在句容市揭牌,这是全省首个中外合作培养乡土人才的“新模式”,为乡村振兴注入力量。2021年,江苏省农科院将在全省主要涉农县区打造亚夫科技服务工作站30个,打造一支100人左右扎根基层服务产业的科技特派员队伍。